今天是: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欢迎光临山西省翼城县汉德园中学网站!
  • 1
  • 2
  • 3
  • 4
  • 5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研园地
“新小先生制”让真教育发生
2014-09-15

“小先生”和“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发明的教育名词。1927年,陶行知提出了小先生和小先生制的基本构想,创立了晓庄实验学校来践行这一思想,并给出了“即知即传”的行为方法。现代小先生制不是从陶行知那里学来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经历了教师“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展示,智慧生成”以后,新小先生制就被我们探索出来了。

什么样的教育一定失败

  现代小先生制起源于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

  2003年以前,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第二中学是一所“长在庄稼地里”的农村薄弱学校,限于当时的条件,投入明显不足。2003年,15名骨干教师和50名毕业班的尖子学生被抽走,学校的底子就更薄弱了。

  学校教育到了这等地步,我们该怎么办?求人不如求己,发现和经营好自己的长处,比寻求外援更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实施“导师制”: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将“两头”的学生承包给教师,让教师做导师,让他们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

  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现实效果并不理想。200311月,我发现高富莲老师上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她会走下讲台一个一个去检查学生。当我发现她这样做成绩很好时,就给这种上课方式起了个“走下讲台”的名字,在全校推广了起来。

  “走下讲台”不仅让教师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成绩,而且解放了学生。解放了学生,教师才能把自己解放。“走下讲台”的价值,在于把时间、空间、学习还给了学生。还了,学生就有了自主权;还了,学生就能自己学习、主动学习。不还,学生就会等着教师来“喂”;不还,教师就不能停止“喂”的举动。

  “走下讲台”的另一个价值,在于我们发现了教学的规律——“少教多学”。教与学之间,教为轻,学为重;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为辅,学为主。人的精力有限,教多了,学就会少。“少教多学”能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空间和机会。有机会学习,学生才能学好。学生学好了,才能反映教师会教、教得好。

  从数量关系看,“走下讲台”,教占了22%的时间,学占了78%的时间。教师少教,学生就能多学。

  教和学各自拥有多大的比例,效果才最好?我们认为,答案是二比八。在时间、空间、机会等方面,教应该占20%,学应该占80%。“二八定律”最适合教与学的比例搭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什么教育,只要教的比例高于学的比例,这种教育一定失败。

现代小先生制的演进

  “走下讲台”为我们赢得了成绩,让我们明白了“少教多学”的价值,更让我们养成了发现的习惯——学习从发现开始。

   当我们轰轰烈烈让教师“走下讲台”的时候,焦圣玉老师竟然把讲台“让”给了学生。2004年,焦圣玉老师的课堂被学生“占领”了,走上讲台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做起了小先生。

  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我们发现,采取焦老师这种“精彩主讲”的年级,连续两年没出现一个辍学生,于是开始全面推广“精彩主讲”。

  推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地震”。矛盾的焦点有两个:来自业务层面——教学成绩差了谁负责?来自思想层面——学生把教师的活都干了,还要教师做什么?两种声音都相当强烈。

  学生怎么可能会讲呢?学生怎么可能比教师讲得精彩呢?那个时候,不光校内教师反对,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反对声也此起彼伏。

  怎么办呢?妥协——推动——再妥协——再推动。我们一步步、一年年地向前发展。

  客观地讲,就知识而言,论讲深讲透,学生确实不如教师。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讲确实不如学生讲。我们不指望学生完全“主讲”一堂课。我们推广“精彩主讲”也只是为了把讲的权力放下去,为了把讲解内容分解到各个小组,让学生有序地在小组、在全班讲出自己的学习经验。

  从“精彩主讲”过渡到“精彩主持”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将“精彩主持”从“精彩主讲”中分离出来,这里既有专家引领,也有我们自己的智慧。

  20094月,山东省教科所所长亓殿强和陈培瑞研究员率领省市区三级调研组前来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建议将“精彩主讲”更名为“精彩主持”,可能更有利于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这是一个绝好的建议,因为新的名称赋予“精彩主持”以新的内涵。

  我们这样定义“精彩主持”:“精彩主持”课堂是学生主持人管理下的自主学习、互助合作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展示质疑”取得学习成果。推广“精彩主持”标志着小先生制课堂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搞好学校教育的三句话

  课堂教学,有传授,就得有管理。以往,课堂突出了传授,忽视了管理;以往,鲜有人研究学习、教(jiāo)学、教(jiào)学、教育里面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用心研究“即知即传”的用意和价值;更没有人想到教育更应该“即觉即管”、“即悟即理”。

  至此,我们发现:“教师是集传授、管理于一体的职业。”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突出了前者,那叫教(jiāo)学;突出了后者,那叫教(jiào)学;两者都突出,那才叫教育,是谓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怎么搞?从某种意义上,三句话可以概括:“即知即传”,“即觉即管”,“即悟即理”。

  “即知即传”的意思是:知道了你就告诉别人,且立即执行。识字也好,读书也好,把刚刚学会的告诉别人,这就是教。“即知即传”要求,学了马上就教。为什么这么做?教学,教学,教了,马上就学;学了,立即就教。教学相长,人才有长进。

  为什么要“即觉即管”?在学习过程中,人有感觉,才会有知觉。“即觉即管”提醒我们:一要觉,二要管,三要立即执行。常觉能练就觉的能力,常管能练就管的能力,经常性地立即执行就能练就超凡的执行力。人拥有觉的执行力和管的执行力,就能善待自己,就能理性对待自己。能把自己管好,就不怕管不好别人。

  为什么还要“即悟即理”?“即悟即理”的含义是:领悟了,你就理一理。

  人除了拥有实实在在的五项感觉器官,还有因经验、理性、智慧而产生的第六感觉器官。这是一个不需要肉体也能感知的“器官”。针对这个器官提供的信息,人最应该做的,就是理一理。将刚刚得到的信息,立即在脑子里“化一化”。等融化透了,再把本质的东西与自己记忆中所拥有的比对一下,理顺关系,找出头绪,规整起来,这就是“即悟即理”。

  学校教育有两个核心:一是传授,二是管理。把传授、管理的事情都做好,需要“即知即传”、“即觉即管”、“即悟即理”。

  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究竟应该谁去做?”“教师是不是学校里的唯一教育者?”“教师的工作是不是只有教育,而没有学习?”“学生是不是只有学习这一个任务?”“学生的学习是不是只能读课本、做作业?做其他事情,是不是都是‘不务正业’?”

  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能讲,也能管,能教(jiāo,教学),也能教(jiào,教学)的事实说明:学校教育最好让学生去做。

  让学生做教育,就是让学生教,让学生管,让学生做小先生。小先生制就是让学生做教育的制度。做教育,学生确有这个能力。不仅初中生有,小学生也有。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做,也能在操场上、校园里、校园外做。

  让学生做教育以后,教师做什么?学习学习,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推行小先生制以后,学生表现越精彩,就越需要拥有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教师。教师做“学习学习,学会学习”的先行者,先于学生做到“即知即传,即觉即管,即悟即理”,才有资格和能力做学生的老师。

  小先生制走到这里,我们发现: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替代不了;传授,采用“即知即传”效果最好;管理,“即觉即管”、“即悟即理”是最有效的,超出了时效,再先进的管理,也会失去光辉。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实施小先生制,学生能“跳出学习看学习”;实施小先生制,教师能“跳出教育看教育”。

  给了学生做教育的机会和舞台,就能引发自我教育。做教育,只有“三还”还不够,还要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下)、“七教”(将“爱、赏识、倾听、做榜样、关注第一次、培养良好习惯、适当惩罚”的思想和技能传授给他人),才能把教育做好。

  重新定位小先生制

  以往,站在掌握知识、提高成绩的角度去看课,你会关注教师讲得精不精彩。而今,站在“学习学习,学会学习”角度去看课,你会关注学生学得精不精彩。

  “精彩”是小先生制的追求,将小先生课堂上的精彩,推演到课外;将小先生的精彩迁移到“大先生”——教师身上,我们就看到了学习所产生的力量。

  推行小先生制,教师须做到:必须拥有正确的教育信仰,拥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拥有并秉持科学的教育态度,养成天天学习的习惯,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

  推行小先生制,学生须做到:做自己的主人,学会读书,学会实践,学会合作,学会融合。

  推行小先生制,校长须做到:寻找思想的突破口,拿起“发现”的武器,为学校铸就灵魂,创建适合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环境,让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

  推行小先生制,课堂应这样操作:课前准备以预习和课堂设计为主;课中行进重在有序,有序才有效;课后的总结和反思是为了捡拾,捡拾和积累有用的知、识、经验,为的是更有能力走路,为的是更有信心走好前方未知的路。

  学会学习,学会管理,就能学会做教育,小先生制走向公民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

  学习是一回事,管理又是另一回事。“精彩主持”是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主管理也需要把计划、组织、协调、激励、评价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事情做好,也需要从管理人的“理想、信念、态度、方法、行为、结果”入手。最高级的管理是管理人的理想,最愚蠢的管理是就结果管结果。

  谁来管?学生。怎么管?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变为“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管”,突出“即觉即管”、“即悟即理”。

  我们的管理目标是“把所有的事分配给所有的人去做”。学习也是事儿,“精彩主持”让我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分配了下去;“精彩主持”让我们把课堂内外的时空管理权都分配了下去。

  小先生制催生“值周校长制度”和“班值周制度”。“值周校长制度”是让教师轮流做校长的制度,“班值周制度”是各个班轮流坐庄管理学校的制度。两个制度又引领了周班长、月班长、生活班长、纪律班长、学习班长等一系列改革,促成了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的形成。

  “班值周”是小先生制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值周校长”则是小先生制从学生向教师,从教师到校长的迁移。迁移以后,学校里每一分钟时间、每一寸空间、每一份可用资源,都实现了无缝隙管理。

  学校教育,我们必须摒弃教师只做教育、不当学生的想法。正确认识学习,才有奔向学习的可能;正确认识教育,才有会做教育、接受教育的可能。长期处在“学不厌,诲不倦”的环境中,人的思想、智慧、道德就会不断提升。

  调查显示,当下,90%以上的学生和教师不能正确说出“学习是什么”,90%以上的教师回答“教育是什么”有偏差,99%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就是学生,教师就是教师”,80%以上的教师从没动过“让学生做老师”的念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方向偏了,走得越久,离目标就会越远。学习、教育也如此。

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当学生也能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受到了严重挑战;当学生也能管理课堂的时候,教师的权威就会动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越精彩,教师就越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越需要跟上“精彩主持”的步伐。学生把传授和管理两项教育责任都担当起来以后,就会倒逼教师回到原点去看教育,就会倒逼教师重拾学习的利器,就会促使教师走到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接受教育的轨道上来。

  我们发现,小先生制确实是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突出问题,小先生制确实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我们发现,“即觉即管”、“即悟即理”不仅在学校教育、课堂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在自身修养、自我提升、自主成长方面,也拥有用之不竭的力量。不仅如此,在应对社会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做到了“即觉即管”、“即悟即理”就提升了掌控自己的能力。

  小先生制树立了公民教育的理想,坚定了“学生也能做教育”的信念,明确了“学习学习,学会学习”的学校教育目标,纠正了“学习就是考试、做作业”的态度,收获了快乐、幸福。

  小先生制为公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教育基础和人文基础。小先生制给出了“学习、接受教育、做教育”的目标、路径和方法;形成了集传授、管理于一体的教育新构想;创建了“做人就是说话、走路、思想”、“做事就是生存、生活、生命”、“成长就是做人、做事、学习”的教育理论新体系。

  以往,教育突出传授。而今,当网络做到“即知即传”的时候,“即觉即管”、“即悟即理”,就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做教育就是这样,小先生制不仅给予了学生从小就做教育的体验,还给予了他们体验后的反思,让他们知道,学习和教育是一个人身上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人把两个方面融合好了,这个人就会快乐;一群人把这两个方面融合好了,这群人就会幸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把这两个方面融合好了,这个民族、国家就会和谐美好。

  小先生制,缘起于课堂,但不拘泥于课堂;立足于学校,但不局限于学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是全面推广小先生制的最终结果。

                                                                               选自《中国教育报》



微信扫一扫 关注汉德园